查理·芒格的智慧宝藏:探索100个思维模型的传说

"Charlie Munger's Wisdom Treasure: Exploring the Legend of 100 Mental Models"

Posted by flank on March 14, 2025

查理·芒格的智慧宝藏:探索100个思维模型的传说

1. 引言

查理·芒格,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和沃伦·巴菲特的长期商业伙伴,以其深刻的智慧和跨学科的思考方式而闻名于世。如同大航海时代流传着海贼王宝藏的传说一样,互联网上也存在一个关于查理·芒格的传说:他拥有100个思维模型,掌握这些模型的人将获得非凡的智慧,成为真正的聪明人。本报告旨在探究这种说法的起源,梳理这些思维模型的内容,并对其中的关键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以期揭开查理·芒格智慧宝藏的一角。报告将完全基于英文资料进行研究,并以中文呈现最终结果。通过分析这些思维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芒格的思考框架,并将其应用于提升我们自身的决策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报告的结构将首先考察”100个思维模型”说法的来源,然后概述这些模型的类别,最后详细介绍一些核心的思维模型。

2. “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说法的来源

关于查理·芒格拥有100个思维模型的说法,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芒格本人及其追随者的言论和著作。在1994年,查理·芒格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次著名演讲中提出,拥有80到90个重要的、永恒的思维模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驾驭这个世界。这次演讲激发了许多人,包括thetwentypercenter.com的作者,他们在2018年初创建了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模型列表。芒格强调,真正的理解并非仅仅记住孤立的事实,而是将这些事实置于理论的框架之上,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思维模型的格栅”。正如芒格所说:”如果你只是记住孤立的事实并试图把它们硬塞回去,你不可能真正了解任何事情。如果事实没有挂在理论的格栅上,你就没有以可用的形式拥有它们。你必须把经验挂在你头脑中的模型格栅上。”

芒格认为,这些模型必须来自多个学科,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智慧都不能在一个小小的学术部门找到”。他提到,掌握大约80到90个重要的模型,就能在成为一个世事通达的人的过程中发挥大约90%的作用。

虽然芒格本人提到的是80到90个模型,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例如Thought Bread在Medium上发表的文章,直接使用了”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这样的标题。这表明,”100个思维模型”可能是在芒格最初提出的数量基础上,经过后来的传播和整理而形成的一种更广泛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致力于研究芒格思想的资源,如thetwentypercenter.com,已经整理了大约80个他们认为重要的思维模型。

总而言之,关于查理·芒格拥有100个思维模型的说法,很可能源于他对拥有80到90个关键思维模型的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可能被一些人Rounding up或者进一步扩展。核心思想仍然是构建一个来自多个学科的思维模型体系,以提升个人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3. 查理·芒格思维模型的核心理念

查理·芒格的思维模型体系建立在几个核心理念之上,这些理念共同构成了他独特而有效的思考框架。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跨学科的方法。芒格坚信,真正的智慧来源于对多个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他认为,仅仅依赖单一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智慧都不能在一个小小的学术部门找到”。为了有效地应对复杂的世界,我们需要从心理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汲取重要的思想和模型。

其次,芒格强调思维模型的格栅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不应该像孤立的事实那样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而应该像一个相互连接的格栅一样组织起来。这个格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增强我们的认知能力。正如他所说,经验必须挂在我们头脑中的模型格栅上,这样才能以一种有用的方式被我们所掌握。

第三个核心理念是基本的普世智慧。芒格认为,掌握大约80到90个重要的思维模型,就能在成为一个世事通达的人的过程中发挥大约90%的作用。这些模型代表了各个学科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础概念,是我们理解世界和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

此外,芒格特别强调避免愚蠢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追求聪明。他认为,通过学习自己和他人犯过的错误,并积极避免常见的判断陷阱,我们可以取得长期的成功。他那句著名的”我只想知道我将在哪里死去,这样我就永远不会去那里”就体现了这种反向思考、避免失败的智慧。

最后,持续学习是芒格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本人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地阅读和探索各个领域的知识。他相信,保持好奇心,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型,对于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和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查理·芒格的思维模型体系的核心在于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构建一个相互连接的知识框架,掌握基本的普世智慧,专注于避免愚蠢,并坚持终身学习。这些理念共同指导着我们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生活。

4. 100个思维模型的内容概要

尽管确切的100个思维模型的列表难以完全确定,但基于查理·芒格的演讲、著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将他所推崇或受其启发的思维模型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学科领域:

4.1 心理学与人类行为模型

  • 激励导致的偏见 (Incentive-caused bias)
  • 自我确认倾向 (Self-confirming tendency)
  • 喜好倾向 (Liking tendency)
  • 不喜欢/憎恨倾向 (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 避免怀疑倾向 (Doubt-Avoidance Tendency)
  •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Inconsistency-Avoidance Tendency)
  • 嫉妒/妒忌倾向 (Envy/Jealousy Tendency)
  • 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 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
  • 社会认同 (Social proof)
  • 权威偏误 (Authority bias)
  • 互惠性 (Reciprocity)
  • 承诺和一致性偏误 (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 bias)
  •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 光环效应 (Halo effect)
  • 稀缺心态 (Scarcity mentality)
  • 市场先生 (Mr. Market)

4.2 数学与统计学模型

  • 基本算术 (Basic Arithmetic)
  • 排列与组合 (Permutations and Combinations)
  • 概率 (Probability)
  • 复利 (Compound interest)
  • 均值回归 (Regression to the mean)
  • 大数定律 (Law of large numbers)

4.3 物理学模型

  • 相对论 (Relativity)
  •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 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 混沌理论 (Chaos theory)
  • 相变 (Phase transitions)
  • 临界质量 (Critical Mass)

4.4 生物学模型

  • 自然选择进化 (Evolution via natural selection)
  •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 DNA
  • 新陈代谢 (Metabolism)
  • 体内平衡 (Homeostasis)
  • 生态系统 (Ecosystem)

4.5 工程学模型

  • 冗余备份 (Redundancy)
  • 瓶颈 (Bottleneck)
  • 应力集中 (Stress concentration)
  • 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 备份系统 (Backup System)
  • 断点 (Breakpoints)
  • 逆向工程 (Reverse engineering)

4.6 经济学模型

  • 供给与需求 (Supply and Demand)
  •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 帕累托原则 (Pareto Principle) / 80/20法则 (80/20 Rule)
  • 沉没成本谬误 (Sunk Cost Fallacy)
  • 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 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 博弈论 (Game theory)
  • 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 品牌效应 (Branding)
  • 锁定效应 (Lock-in)
  • 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4.7 商业策略模型

  • 逆向投资 (Contrarian investing)
  • 成长投资 (Growth investing)
  • 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
  • 催化剂 (Catalysts)
  •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4.8 系统模型

  • 涌现 (Emergence)
  • 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 杠杆网络 (Leverage networks)
  • 公地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反馈回路 (Feedback Loops)
  • 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

4.9 军事策略模型

  • 兵力集中 (Concentrating force)
  • 欺骗 (Deception)
  • 侧翼包抄 (Flanking maneuvers)
  • 自上而下的任务战术 (Top-down mission tactics)
  • 情报融合 (Intelligence fusion)
  • 领导力 (Leadership)

4.10 哲学模型

  • 第一性原理思考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 反向思考 (Inversion)
  • 奥卡姆剃刀 (Occam’s Razor)
  • 汉隆剃刀 (Hanlon’s Razor)

5. 核心思维模型的详细介绍

5.1 激励导致的偏见 (Incentive-Caused Bias)

是什么

激励导致的偏见是指人们会强烈地对激励和奖励做出反应,即使这意味着他们的行为会引导他人朝着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这种偏见揭示了激励如何深刻地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改变激励机制,往往就能改变行为模式。

为什么重要

理解激励导致的偏见对于预测他人的行为至关重要。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既得利益时,他们很可能会引导你朝着那个利益的方向前进。认识到这种偏见有助于我们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并对专业人士的建议持谨慎态度,尤其当这些建议对他们自己特别有利时。正如一句谚语所说:

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举个例子

一个房地产经纪人或抵押贷款经纪人的主要兴趣在于说服你购买房产。因此,即使租房可能更符合你的最佳利益,大多数经纪人也不会告诉你这一点,因为他们的佣金与销售额直接相关。联邦快递曾尝试多种方法来提高夜班工人装卸包裹的速度,但效果不佳。后来他们发现,工人是按小时计费的,这实际上激励了他们工作更长时间而不是更快。当他们将薪酬方式改为固定班次工资,并允许工人在完成工作后回家时,工人们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应用场景

激励导致的偏见在设计有效的员工薪酬结构时非常重要。例如,一些公司不按佣金而是按工资支付销售人员,并根据长期业绩发放慷慨的奖金,这样可以激励销售人员关注盈利性销售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完成销售。在评估专业顾问(如财务顾问或医疗顾问)的建议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他们的激励机制,并采取适当的怀疑态度。

5.2 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是什么

确认偏误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偏爱和回忆那些与自己先前存在的信念或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而忽略或轻视那些与之相矛盾的信息。这种偏见是一种认知捷径,可以导致我们系统性地忽视与我们观点相悖的证据。

为什么重要

确认偏误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决策质量。当我们只关注支持我们想法的信息时,我们可能会忽略重要的警告信号或错失更好的选择。这种偏见还会导致过度自信,并使我们难以接受自己可能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

在总统选举期间,支持某个候选人的人倾向于寻找那些将该候选人描绘成积极形象的新闻和信息,同时对任何负面信息不予理会。同样,一个相信左撇子比右撇子更有创造力的人,每当遇到一个有创造力的左撇子时,都会更加重视这个”证据”,因为它支持了他们原有的信念。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可能会将一篇关于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必要性的新闻报道解读为气候变化是自然发生的证据,并驳斥其中关于化石燃料负面影响的论点。

应用场景

在投资领域,确认偏误可能导致投资者坚持持有表现不佳的股票,因为他们只寻找支持该股票将反弹的信息,而忽略所有负面信号。在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能会无意识地寻找支持他们假设的数据,而忽略那些可能推翻它的结果。为了避免确认偏误,我们需要主动寻找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挑战自己的假设,并愿意接受自己可能是错误的。

5.3 喜好倾向 (Liking Tendency)

是什么

喜好倾向是指我们倾向于同意我们认识和喜欢的人的请求。我们更容易受到那些我们觉得有吸引力、受欢迎、合作或与我们有积极联系的人的影响。我们也会喜欢那些在背景、观点、生活方式、兴趣、态度、外貌、价值观和信仰上与我们相似的人。

为什么重要

喜好倾向会使我们忽略我们喜欢的人的缺点,并更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即使他们的建议或行为并不明智。这种倾向可能导致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决定,仅仅因为我们喜欢提出请求的人。

举个例子

乔·吉拉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销售员。他的成功秘诀是:没有什么比让顾客真正相信你喜欢并关心他们更有效的销售方法了。特百惠最初通过百货公司和销售目录销售,后来聘请了布朗尼·怀斯领导销售团队。怀斯将购买体验转变为有趣的家庭聚会,家庭主妇可以通过举办聚会并邀请亲朋好友来测试和购买特百惠产品而获得少量报酬。这种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利用了喜好倾向。人们更倾向于答应熟人或朋友的请求,而不是陌生人的推销。

应用场景

喜好倾向被广泛应用于销售和市场营销领域。销售人员会努力建立与潜在客户的良好关系,找到共同点,并给予赞美,以提高客户的好感度,从而增加销售额。投资者需要警惕自己对管理层有好感的倾向,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公司的缺点视而不见。为了避免喜好倾向的影响,我们应该专注于论点本身,而不是提出论点的人的主观感受。

5.4 不喜欢/憎恨倾向 (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是什么

不喜欢/憎恨倾向与喜好倾向相反,它使我们倾向于忽略我们不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优点,并可能扭曲事实以强化我们的负面情绪。这种倾向会像喜好一样,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装置,影响我们的判断。

为什么重要

不喜欢或憎恨会使我们变得心胸狭隘,并扭曲事实以符合我们充满仇恨的叙述。由愤怒驱动的决定可能会螺旋式地走向自我毁灭。这种倾向会阻止我们客观地评估我们不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价值,从而导致错失良机或做出错误的判断。

举个例子

正如喜好会使我们忽略爱人的缺点一样,不喜欢或憎恨也会导致我们忽略我们讨厌的人的优点。我们甚至会不喜欢仅仅与我们讨厌的对象相关联的人、产品或行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自己的失误可能意味着他人的好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指责他人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自尊。

应用场景

在谈判或解决冲突时,不喜欢/憎恨倾向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障碍。如果我们对对方怀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可能无法看到共同点或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需要努力保持客观,关注事实和证据,而不是让我们的情绪左右我们的判断。

5.5 可得性启发式 (Availability Heuristic)

是什么

可得性启发式是一种心理捷径,我们通过回忆起相关信息的容易程度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如果某个事件的例子更容易被我们想到,我们就会认为它更常见或更有可能发生。

为什么重要

容易回忆的记忆往往是那些引人注目、情绪化或最近发生的事件。然而,这些记忆可能并不总是代表真实的概率,因此可得性启发式可能导致我们对风险和可能性的误判。我们可能会过度估计某些事件的发生频率,仅仅因为它们更容易被我们记住。

举个例子

在1975年电影《大白鲨》上映后,许多人因为害怕鲨鱼袭击而不敢在海里游泳。尽管鲨鱼袭击事件相对罕见,但这部电影生动的画面使人们更容易想到这类事件,从而高估了其发生的可能性。同样,如果我们最近听到过空难的消息,我们可能会更担心飞机失事,即使统计数据表明航空旅行非常安全。

应用场景

可得性启发式会影响政府的决策,导致他们将资金投入到引人注目的问题上,而可能忽视其他更普遍的风险。在商业中,广告商会利用可得性启发式,通过重复播放广告或使用引人注目的故事来使他们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为了避免可得性启发式的偏差,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寻找更全面的数据和统计信息,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容易回忆的例子。

5.6 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

是什么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在心理上或情感上对实际或潜在损失的感受要比对等量收益的感受强烈得多。换句话说,失去100美元的痛苦通常远大于找到100美元的快乐。

为什么重要

损失厌恶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使我们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收益,即使这样做可能并不理性。这种对损失的强烈恐惧可能导致投资者在亏损的投资上持有过久,或者过早地卖出盈利的股票,这被称为处置效应。

举个例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损失带来的痛苦在心理上大约是等量收益带来的快乐的两倍。在一个实验中,当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赌博,其中有50%的机会赢得50美元,50%的机会输掉50美元时,大多数人选择不参与,因为潜在的损失比潜在的收益更让他们不安。

应用场景

损失厌恶在市场营销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现在节省100欧元”的信息通常比”现在赚取100欧元”更有效。对于抗皱霜,信息”不想失去你光滑的皮肤吗?”可能比”保持你光滑的皮肤”更有效。认识到损失厌恶可以帮助投资者遵循战略性资产配置策略,避免因害怕亏损而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5.7 社会认同 (Social Proof)

是什么

社会认同是一种心理和社会现象,指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会参考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通过模仿他人行为来验证自己行为的方式。

为什么重要

社会认同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工具,可以用于建立信任和影响决策。当人们不确定该怎么做时,他们往往会观察周围的人,并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似的行为。

举个例子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选择餐厅时,你可能会倾向于选择那些看起来很受欢迎、排队较长的餐厅,因为你会认为很多人选择的餐厅应该是好的。在线购物时,我们经常会查看其他用户的评论和评分,这些评论会显著影响我们的购买决定。亚马逊广泛使用用户评论的形式来提供社会认同。

应用场景

市场营销人员经常利用社会认同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量。他们会展示客户的推荐信、案例研究、社交媒体上的好评以及获奖情况等。网站可能会显示”已有X位顾客购买”或”Y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产品”等信息,以利用社会认同来鼓励潜在客户采取行动。

5.8 权威偏误 (Authority Bias)

是什么

权威偏误是指我们倾向于更受权威人物的意见和判断的影响。这种偏见可能导致人们接受信息或遵循指示,而不对其内容进行批判性评估,仅仅因为这些信息或指示来自一个被认为是权威的人物。

为什么重要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社会化为尊重和服从权威人物,如父母、老师和执法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根深蒂固的对权威的尊重变成了一种认知捷径,帮助我们简化和加速决策过程。然而,这种偏见也可能导致我们盲目地接受权威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

在工作中,员工可能不会质疑老板或资深同事提出的想法,即使他们有不同的看法,仅仅因为对方处于更高的职位。在医疗领域,病人可能会完全信任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而不会寻求第二意见。2020年4月,唐纳德·特朗普在一次每日简报会上猜测可以使用消毒剂对抗COVID-19的可能性。尽管他后来声称他的言论是”讽刺的”,但在简报会后的几天里,美国一些州的毒物控制中心接到的电话数量有所增加,因为人们误用了像Lysol这样的消毒剂。特朗普作为总统的权威地位对人们如何接受和解释他的评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应用场景

为了克服权威偏误,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并鼓励公开对话和独立思考。在团队决策过程中,应该鼓励所有成员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受职位高低的影响。

5.9 互惠性 (Reciprocity)

是什么

互惠性是一种社会规范,它规定我们应该用积极的行为回报他人的积极行为。简单来说,如果有人为你做了某事,你会感到有义务回报他们。

为什么重要

互惠性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础。它有助于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促进合作和信任。这种规范在各种社会环境中都非常强大,甚至可以影响我们对陌生人的行为。

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新邻居送来一盘饼干来欢迎你,当你被要求在他们度假时照顾他们的狗时,你可能会感到有义务回报他们。慈善机构有时也会使用互惠性来增加捐款。例如,他们可能会寄给你免费的贺卡或钢笔,希望你会因此捐款给他们的组织。在餐饮业中,顾客在用餐后收到一块糖果,通常会给服务员更多的小费。

应用场景

互惠性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和销售领域。销售人员可能会向潜在客户提供免费赠品,希望这能促使他们购买产品。公司可能会提供免费试用或试用期,希望用户在试用结束后会购买完整版产品。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互惠性并不总是一种公平的交换,有时会被用来进行不平衡甚至带有剥削性的交易。

5.10 承诺和一致性偏误 (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 Bias)

是什么

承诺和一致性偏误是指我们倾向于保持与我们过去的行为和承诺一致,即使这些行为或承诺不再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一旦我们做出了选择或公开表达了某种观点,我们就会感到有压力去坚持它。

为什么重要

这种偏误源于我们希望在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之间保持一致的内在驱动力。不一致会引起不适感,我们倾向于避免这种感觉。承诺和一致性偏误可以导致我们坚持错误的决定或习惯,仅仅因为我们过去已经投入了时间和精力。

举个例子

你可能已经花了多年时间学习某个专业,但几年后你意识到这不是你真正想从事的职业。然而,你过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让你难以放弃,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与承诺和一致性偏误的结合。一个玩具店曾在节假日后利用这种偏误来保持销售额。他们在大力宣传某种玩具后故意限制供应,导致顾客在节假日期间购买了其他玩具。但由于顾客对购买最初宣传的玩具的承诺和一致性倾向,他们往往会在节假日后再次回到商店购买。

应用场景

市场营销人员经常利用”登门槛”技巧,先让顾客同意一个小小的请求,比如签订一个小订单合同,然后期望一旦顾客做出了承诺,他们将来就会花费更多的钱。为了保护自己免受这种偏误的影响,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我们做出的承诺,并记住即使是很小的承诺也可能导致我们将来做出更大的、不相关的承诺。

5.11 复利 (Compound Interest)

是什么

复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会将之前所产生的利息也加入本金中,下一期的利息将基于新的本金(包括之前的利息)进行计算,从而实现利息像滚雪球一样增长的效应。

沃伦·巴菲特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复利的威力。

为什么重要

查理·芒格认为,理解复利的力量是理解许多事物(尤其是投资)的核心和灵魂。复利不仅适用于金钱,也适用于知识、经验和人际关系。持续地将收益再投资,无论是金钱上的回报还是学习上的收获,都是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最佳方式。

举个例子

假设你每月投资600欧元,为期10年,投资回报率平均为每年12%。由于复利效应,你的投资组合最终将达到213,990欧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称复利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他解释说,理解复利的人会从中获益,而不理解的人则会为此付出代价。

应用场景

复利是长期投资成功的关键。尽早开始投资,并坚持不懈地将收益再投资,可以让你在未来获得惊人的财富增长。除了财务方面,复利的概念也可以应用于个人成长。例如,每天学习一点新知识,长期积累下来,你的知识体系也会像复利一样不断增长。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发展关系,会使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牢固。

5.12 二阶思维 (Second-Order Thinking)

是什么

二阶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做出决策之前,不仅要考虑行动的直接后果,还要深入思考这些后果可能引发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即”然后会发生什么?”。它强调考虑长期效应,而不仅仅是短期收益。

为什么重要

运用二阶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许多因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导致的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通过提前思考更长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制定出更具可持续性和有效性的策略,并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这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评估形式,能够帮助我们识别短期和长期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举个例子

假设一家公司决定降低产品价格以提高销量。一阶思维可能只关注销量是否增加。而二阶思维会进一步考虑:降价是否会导致利润率下降?是否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降低?这对客户忠诚度会产生什么影响?通过提出这些”然后会发生什么?”的问题,二阶思维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决策的潜在影响。再比如,一个国家为了推翻另一个国家的政权,资助并向一些”温和的叛军”提供武器。然而,这些”温和的叛军”可能会变得强大,并在几十年后与资助国开战。这就是未能考虑二阶和三阶后果的典型案例。

应用场景

二阶思维在商业战略制定、政策制定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决策中都非常有用。它鼓励我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分析各种行动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从而做出更明智、更周全的决定。

5.13 反向思考 (Inversion)

是什么

反向思考是一种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思维模型,它要求我们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例如,与其专注于如何取得成功,反向思考鼓励我们考虑如何避免失败。

卡尔·古斯塔夫·雅各比曾说:”反过来,总是反过来”。

为什么重要

困难的问题之所以困难,往往是因为它们难以用直接的方法解决。反向思考迫使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问题,从而开启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思考我们想要避免的糟糕结果,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识别潜在的陷阱和风险,并采取措施来规避它们。

举个例子

与其问”如何提高协作?”,不如问”我们如何才能阻止或阻碍协作?”然后避免那些行为。与其寻找成功的秘诀,不如列出导致失败的方法,例如懒惰、嫉妒、怨恨、自怜、自以为是等。避免这些不良习惯,你就会成功。在投资领域,与其寻找下一个热门股票,不如先思考什么会导致一家公司破产,然后避免投资那些有这些风险的公司。

应用场景

反向思考可以应用于无数的场景,挑战现状,打破思维定势。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项目失败的潜在原因,从而在项目开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在做选择时,与其比较不同选项的优点,不如比较它们的缺点。查理·芒格经常引用反向思考作为他和巴菲特投资方法背后的关键思维模型。

5.14 奥卡姆剃刀 (Occam’s Razor)

是什么

奥卡姆剃刀,也被称为简约法则,是一种哲学和科学原则,它认为在对同一现象存在多种解释的情况下,最简单的解释通常是最正确的。这个原则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做出的假设越多,我们的解释就越不可能正确。

为什么重要

奥卡姆剃刀鼓励我们寻找最直接、最少假设的解释,这有助于我们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和混乱。它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最可能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

如果你听到美国有蹄声,最简单的解释不会是斑马,而是马。这就是奥卡姆剃刀在起作用,选择了假设较少的解释。当你头痛时,奥卡姆剃刀告诉我们,更有可能是你脱水或患了普通感冒,而不是患了黑死病,尽管头痛也是黑死病的症状之一。

应用场景

奥卡姆剃刀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倾向于选择能够最好地解释现有证据的最简单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试图理解某人行为的原因时,通常最简单的解释(例如,他们只是迟到了)往往比涉及隐藏动机的复杂解释更可靠。

5.15 韩隆剃刀 (Hanlon’s Razor)

是什么

韩隆剃刀是一句格言,通常归因于美国作家罗伯特·J·汉隆,它指出:

“永远不要将能够用愚蠢来充分解释的事情归因于恶意”。

为什么重要

韩隆剃刀提醒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应该优先考虑无意的错误或缺乏意识,而不是立即假设存在恶意。这有助于我们对他人的行为采取更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负面情绪。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的出租车司机走错了路,导致行程费用更高。一个月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位司机身上。我们很可能会回忆起之前的事件,并反应性地认为所有出租车司机都是恶意的。与其将两次事件都视为简单的错误,可得性启发式可能会使我们想象存在恶意。然而,根据韩隆剃刀,我们应该首先考虑这可能只是司机的失误或对路线不熟悉造成的。当你给朋友发短信后没有收到回复时,你可能会认为你的朋友对你生气并故意不回复。但实际上,朋友的手机可能没电了,或者他们当时没有时间充电。

应用场景

韩隆剃刀在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客户服务等领域都非常有用。当我们遇到看似令人沮丧或不合理的行为时,我们应该先尝试用无意的失误或缺乏知识来解释,然后再考虑是否存在恶意。这有助于我们进行更好的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并避免不必要的指责和争吵。

5.16 帕累托原则 (Pareto Principle) / 80/20法则 (80/20 Rule)

是什么

帕累托原则,又称80/20法则,指出大约80%的结果来源于20%的原因。这个原则并非严格的数学公式,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在经济学、商业、时间管理甚至体育等领域观察到。

为什么重要

理解帕累托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哪些行动或因素能够产生最大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分配我们的时间和资源,并优先处理那些最重要的任务。它强调关注少数关键因素,以实现大部分的成果。

举个例子

一家公司可能会发现,其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一个学生可能会发现,他们通过专注于20%的教科书内容,就能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获得80%的收益。在软件开发中,微软发现80%的错误和崩溃可以归因于20%的bug。

应用场景

帕累托原则可以应用于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在时间管理方面,我们可以识别出当天最重要的20%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将产生80%的影响。在商业中,企业可以专注于那些带来最高利润的产品或服务,或者那些贡献最大销售额的客户。市场营销专业人士可以利用80/20法则来确定哪些营销渠道的回报率最高,并相应地调整营销支出。

5.17 沉没成本谬误 (Sunk Cost Fallacy)

是什么

沉没成本谬误是指我们倾向于继续从事一项已经投入了金钱、努力或时间的活动,即使当前的成本已经超过了收益,或者放弃这项活动会更有利。我们之所以会陷入这种谬误,是因为我们感觉如果放弃,之前所有的投入就都浪费了。

为什么重要

沉没成本谬误会导致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因为我们让过去的投入影响了我们对未来的判断。理性的决策应该只基于对未来成本和收益的预期,而不是已经发生且无法挽回的成本。

举个例子

你花钱买了一张电影票,但看了30分钟后发现电影非常糟糕。尽管如此,你还是说服自己继续看下去,因为你已经投入了半个小时和电影票的钱。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你可能在一个长期关系中感到不快乐,但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情感,你犹豫是否要结束这段关系。一家公司可能会继续为一个失败的项目提供资金,仅仅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即使很明显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

应用场景

认识到沉没成本谬误可以帮助我们在商业决策中更加理性,及时止损,将资源重新分配到更有前景的项目上。在个人生活中,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不再有意义的承诺或习惯。

5.18 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是什么

安全边际是指在设计或决策中预留额外的缓冲或冗余,以应对意外情况、错误或不利事件。它代表了系统承受压力和不可预测情况的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有意义的差距。

为什么重要

建立安全边际可以降低失败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它就像高速公路上你和前车之间保持的额外空间,让你在发生意外情况时有时间做出反应。

举个例子

在工程学中,桥梁通常被设计成能够承受远超预期载荷的重量,这就是安全边际的应用。在投资中,安全边际是指投资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安全边际越高,投资就越安全,潜在利润也越大。个人财务方面,拥有应急基金、购买健康保险以及拥有可以在需要时求助的朋友,都是安全边际的体现。

应用场景

安全边际的概念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工程设计、投资决策、财务规划、项目管理和时间管理。在规划重要会议的行程时,预留比预计时间更长的出行时间,就是为可能发生的交通堵塞或其他意外情况设置安全边际。

5.19 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是什么

能力圈是指一个人真正擅长和精通的领域范围。它代表了你真正了解的知识和技能,是你能够自信地做出决策的”超级力量区”。这个概念强调区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和你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认识到你的知识边界对于做出有效的决策至关重要。

为什么重要

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都非常强调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进行投资。他们的理念是,只投资于你真正了解的企业。承认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一名药剂师,你可能会对制药行业的运作方式以及制药公司的收入和支出驱动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投资制药公司可能就在你的能力圈之内。然而,如果你对某个行业一无所知,即使它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也不应该轻易涉足。

应用场景

能力圈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投资,也适用于职业发展、创业和个人生活中的各种决策。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提高成功的几率。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在超出能力圈的领域寻求帮助或避免冒险。

5.20 供给与需求 (Supply and Demand)

是什么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它描述了市场上特定商品或服务的可用数量(供给)与消费者希望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需求法则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关系;供给法则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其供给量成正比关系。

为什么重要

理解供给与需求是构建对世界如何运作的更好认识的关键。它是理解市场动态、价格形成以及各种经济现象的基础。

举个例子

当佛罗里达州遭遇寒流时,橙子的产量减少,导致橙汁的供给下降,从而使全国超市的橙汁价格上涨。相反,当新英格兰每年夏天天气转暖时,加勒比海地区的酒店房间价格就会大幅下跌,因为此时北方的游客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度假,导致对加勒比海地区酒店的需求下降。

应用场景

供给与需求模型广泛应用于商业决策、市场分析和投资领域。企业需要了解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以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以便制定合理的生产和定价策略。投资者可以利用对供给与需求的理解来分析行业趋势,判断投资机会。

5.21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是什么

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一个选择时,所放弃的下一个最佳替代方案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你为了选择做某件事而放弃的最好的其他事情的价值。

为什么重要

认识到机会成本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当我们考虑做某件事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直接收益,还要考虑我们为了做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可能性,以及那些可能性可能带来的价值。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权衡。

举个例子

假设你有一个晚上可以选择是和朋友出去玩还是在家工作。如果你选择工作,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本可以从与朋友社交中获得的乐趣和联系。如果你选择继续深造,你的机会成本可能包括你本可以工作获得的薪水,或者用这笔钱创业的机会。

应用场景

机会成本的概念在个人财务规划、商业决策、资源分配和时间管理中都非常重要。例如,在投资时,选择投资于股票A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投资于股票B或其他可能带来更高回报的资产的机会。理解机会成本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并将它们投入到最有价值的活动中。

5.22 思维如马 (Thinking Like a Horse)

是什么

“思维如马”这个说法源于查理·芒格在一次演讲中引用的一个例子。他提到,一个人知道数到七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学成就,但他期望得到认可,因为考虑到表演者是一匹马,这样做是值得称赞的。这个模型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对象的性质和能力来设定适当的期望,并进行相应的评估。

为什么重要

这个思维模型提醒我们,在评估任何事物时,都应该考虑到其固有的特性和局限性,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标准或进行脱离实际的判断。它鼓励我们采取一种更加细致和 context-aware 的视角。

举个例子

在管理团队时,我们不能期望所有新员工都像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一样高效和熟练。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经验水平、培训程度和个人能力来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和评估标准。如果我们期望一个刚入职的员工立即达到资深员工的水平,那就是没有”思维如马”。

应用场景

“思维如马”可以应用于管理、教育以及理解各种具有自身固有约束的系统或实体。在教育领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背景和学习能力来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在理解复杂的系统时,例如经济系统或生态系统,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其固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而不是期望它们能够以我们简单化的模型来运作。

6.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英文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关于查理·芒格拥有100个思维模型的说法,并对一些核心的思维模型进行了介绍。研究表明,”100个思维模型”的说法很可能源于芒格本人提出的拥有80到90个重要思维模型的观点。芒格强调构建一个跨越多个学科的、相互连接的思维模型体系的重要性,这被称为”思维模型的格栅”。他认为,掌握这些基本的普世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避免常见的思维陷阱。 虽然确切的100个思维模型的列表可能难以完全确定,但我们可以看到,芒格所推崇的思维模型涵盖了心理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商业策略、系统模型和哲学等多个领域。这些模型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思考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会,并做出更全面的判断。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激励导致的偏见、确认偏误、喜好倾向、不喜欢/憎恨倾向、可得性启发式、损失厌恶、社会认同、权威偏误、互惠性、承诺和一致性偏误、复利、二阶思维、反向思考、奥卡姆剃刀、汉隆剃刀、帕累托原则、沉没成本谬误、安全边际、能力圈、供给与需求、机会成本以及思维如马这22个关键的思维模型。每个模型的介绍都包括了对其概念的解释、重要性的阐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应用场景的探讨。

理解和应用这些思维模型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内化这些强大的思考工具,我们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智慧,更有效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并像查理·芒格一样,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明智的决策能力。

表 1: 思维模型按学科分类

学科领域 思维模型
心理学与人类行为模型 激励导致的偏见 (Incentive-caused bias), 自我确认倾向 (Self-confirming tendency), 喜好倾向 (Liking tendency), 不喜欢/憎恨倾向 (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避免怀疑倾向 (Doubt-Avoidance Tendency),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Inconsistency-Avoidance Tendency), 嫉妒/妒忌倾向 (Envy/Jealousy Tendency), 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 社会认同 (Social proof), 权威偏误 (Authority bias), 互惠性 (Reciprocity), 承诺和一致性偏误 (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 bias),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光环效应 (Halo effect), 稀缺心态 (Scarcity mentality), 市场先生 (Mr. Market)
数学与统计学模型 基本算术 (Basic Arithmetic), 排列与组合 (Permutations and Combinations), 概率 (Probability), 复利 (Compound interest), 均值回归 (Regression to the mean), 大数定律 (Law of large numbers)
物理学模型 相对论 (Relativity),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混沌理论 (Chaos theory), 相变 (Phase transitions), 临界质量 (Critical Mass)
生物学模型 自然选择进化 (Evolution via natural selection),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DNA, 新陈代谢 (Metabolism), 体内平衡 (Homeostasis), 生态系统 (Ecosystem)
工程学模型 冗余备份 (Redundancy), 瓶颈 (Bottleneck), 应力集中 (Stress concentration), 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备份系统 (Backup System), 断点 (Breakpoints), 逆向工程 (Reverse engineering)
经济学模型 供给与需求 (Supply and Demand),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帕累托原则 (Pareto Principle) / 80/20法则 (80/20 Rule), 沉没成本谬误 (Sunk Cost Fallacy), 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博弈论 (Game theory), 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品牌效应 (Branding), 锁定效应 (Lock-in), 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商业策略模型 逆向投资 (Contrarian investing), 成长投资 (Growth investing), 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 催化剂 (Catalysts),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系统模型 涌现 (Emergence), 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杠杆网络 (Leverage networks), 公地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 反馈回路 (Feedback Loops), 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
军事策略模型 兵力集中 (Concentrating force), 欺骗 (Deception), 侧翼包抄 (Flanking maneuvers), 自上而下的任务战术 (Top-down mission tactics), 情报融合 (Intelligence fusion), 领导力 (Leadership)
哲学模型 第一性原理思考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反向思考 (Inversion), 奥卡姆剃刀 (Occam’s Razor), 汉隆剃刀 (Hanlon’s Razor)

引用的著作

  1. Charlie Munger’s 100 Mental Models: Master Decision-Making …,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thoughtbread.medium.com/charlie-mungers-100-mental-models-master-decision-making-psychology-math-investing-46e1fbc795e3
  2. A System for Thinking Like Charlie Munger [3 Mental Models] - Ben …,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benmeer.com/newsletter/charlie-munger/
  3. Five Mental Models from Charlie Munger Vol. 84 - The Twenty …,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www.thetwentypercenter.com/five-mental-models-from-charlie-munger/
  4. A (Beginners) Guide to Charlie Munger’s Mental Models 1 Medium,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medium.com/@DenisBischof/a-beginners-guide-to-charlie-mungers-mental-models-1-383fc8bbd8b5
  5. Mental Models: Learn How to Think Better and Gain a Mental Edge - James Clear,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jamesclear.com/mental-models
  6. Charlie Munger: 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 - Hamptons Group,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hamptonsgroup.com/blog/charlie-munger-latticework-of-mental-models
  7. A lesson on elementary, Worldly Wisdom - The Capital Allocator,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thecapitalallocator.beehiiv.com/p/a-lesson-on-elementary-worldly-wisdom
  8. Charlie Munger on the Importance of Worldly Wisdom and Consistently not being Stupid,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25iq.com/2013/01/27/charlie-munger-on-the-importance-of-worldly-wisdom-and-consistently-not-being-stupid/
  9. Charlie Munger, Robert Hunter, and Worldly Wisdom,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www.garycarmell.com/charlie-munger-robert-hunter-worldly-wisdom/
  10. The Pursuit of Worldly Wisdom - Farnam Street, 访问时间为 三月 14, 2025, https://fs.blog/munger-worldly-wisdom/